一、租房合同糾紛可以起訴嗎
按實際情況,租房合同屬于合同糾紛,當事人協商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人民法院按請求作出相關的判決。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三十三條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二、如何提起租房合同糾紛訴訟
提起行政訴訟或民事訴訟,都必須有明確的被告,而且還必須是屬于受訴法院管轄。在行政訴訟中,要注意,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維持原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房屋行政管理機關為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改變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為被告。共同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房屋行政管理機關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房屋行政管理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作為被告。例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處是政府成立的、專門負責房屋拆遷的行政組織,它作出的決定,在性質上也屬于行政行為,可以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
行政訴訟的時效,根據規定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起訴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行政訴訟時效的最長期限是1年,從知道有權提起行政訴訟時起算。
民事訴訟的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一般民事訴訟時效為2年,有幾種特殊情況的時效為1年。其中,房屋租賃中,承租人拒付,或者延付租金,出租人起訴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的時效為1年。所以,房屋租賃合同中,凡因承租人拒付、延付租金而引起的訴訟,出租人一定要牢記其訴訟時效為1年,超過1年起訴的,法院若查明,此前出租人明知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而不主張,那么,出租人就喪失了勝訴的權利。我國民法中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在這20年中,盡管出租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超過20年的,法院也以超過時效來處理。
當然,訴訟時效中還有中止和中斷的情況。《民法通則》第139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為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如地震、臺風、水災、戰爭,以及權利人喪失行為能力等。
《民法通則》第144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這就是訴訟時效的中斷。比如,承租人從1990年1月1日起就停付租金,直至1991年1月1日,出租人索要時,承租人答應立即交付租金。那么,1991年1月1日就是訴訟時效的中斷日期。訴訟時效從這一天起重新開始計算。
訴訟時效的中斷與中止不同,首先,發生的原因不同,中斷是由于當事人主觀上主張權利或承認義務而中斷,中止是由于發生了不依當事人意志為轉移的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事件而引起;其次,法律后果不同,中斷是原來已進行的時效均為無效,中止是在時效期限內把中止的時間扣除不計,待中止的事由消除后,連同已經進行的時效連續計算。
比如,出租人得知承租人有違約行為,要向承租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意見,或準備向法院起訴,但由于發生大地震,交通中斷,無法與承租人取得聯系,也無法向法院起訴,由此而耽擱的時間應從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內扣除,待影響出租人主張權利的客觀原因消除,能夠行使權利時起,連同地震以前已過的時效一并計算。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帶來的相關總結,相信你對此已有基本的認識,希望你在此基礎上做出理智的決定,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或者還有其他疑問,想要了解其他相關知識,歡迎到律霸網找律師咨詢,或者在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黑中介常見騙局有哪些
2021-01-22違約金上限30%司法解釋
2020-11-10唐山住房公積金貸款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17質押擔保合同如何寫
2021-01-04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