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違約算合同詐騙嗎
只有在合同違約的過程中有欺詐行為才是合同詐騙罪,一般性合同違約不算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現象,但二者的客觀表現卻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
合同詐騙犯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對方受到損失,并且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可能有某些欺騙性的因素,則前者是合同詐騙罪,而后者是合同糾紛,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然而,在實踐中,區別二者分界限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二者的根本不同點,在于行為人有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也就是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如果沒有這一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的,只能定性為合同糾紛。比如,在簽訂合同時有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既可能是合同詐騙犯罪的一種形式,也可能是合同糾紛中的民事糾紛。又如,合同簽訂后不履行合同的行為,既可能是行為人出于經營困難造成的,也可能是行為人見利起意,在履行中滋生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拒絕履行自自己的合同義務,也就是說既可能是合同糾紛,也可能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糾紛,是指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誠意,只是由于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合同糾紛,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產生的債權。而合同詐騙罪,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其侵犯的是財產所有權。兩者區分的關鍵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或騙子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對行為人主觀目的認定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虛設擔保固然是合同詐騙的種手段,但不能據此認為凡是虛構擔保的行為都是合同詐騙罪。行為人雖然虛設了擔保,但目前是為了通過合同的履行來實現商業上利潤的,則仍屬于合同糾紛的范圍。行為人簽訂合同后,事實上沒有履行,但沒有履行并不一定是合同詐騙,可能是行為人的經營困難造成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違約和合同詐騙是有一定區別的,違約之后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合同詐騙之后需要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兩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三板掛牌業務規則詳解
2020-11-17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小區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管理費
2021-03-20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