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使用年限
商業配套40年,辦公50年,比住宅的70年縮水嚴重。
產權時間我理解應該是土地使用權時間,不是房屋產權時間。因為房屋購買后,房屋產權就屬于你了,但土地你只有使用權,無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屬于國有。國家規定純住宅的土地使用權年出讓年限限最高為70年,商業用地最高出讓年限為40年。所以,住房只有40年的土地使用權時間也有可能出現。40年后,國家有權收回土地及地上附著物。50年和70年聽起來好象對現業主影響不大,但因為《物權法》對綜合用地上的房產使用權是否能夠自動續期規定并不明確,因此,購買綜合用地上的商住住宅還是有一定風險。《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
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2.交易稅費
初次購買或者轉讓時的契稅按照3%收取,而住宅為1.5%;如果國家開征物業稅、土地增值稅,商業用房的標準也會比住宅高。
3.按揭方式
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40年產權或者50年產權的住宅,如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最長貸款年限10年。
4.日常生活成本
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采取商用價格。所以,對于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5.設計標準
設計導向不同。公建物業受朝向、采光、進深等限制較少,而普通住宅的要求較高。
6.落戶問題
無法遷入戶口
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于保值性
開發商能將土地建造成本都較高的商用房,改為住宅出售,主要由于住宅可變性強、風險小、銷售速度快、資金回籠時間短等因素,當然,最關鍵的原因在于區域的住
宅稀缺性強,能實現較高的利潤價值!因此購房者在購買這類住房時,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其他的選擇導致的,房產相應的保值性也比較好。
2.關于建造標準
非住宅的房屋建設標準不同。如果按照公建相關要求,人防和消防等建設標準都較高,對開發商而言,成本將提高,但對購房者的使用影響不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工傷與交通事故可以主張雙賠嗎
2020-11-19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