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如何去認定,詐騙罪的對象有哪些
一、詐騙罪應如何去認定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還有些打借條之后偽造還款收條的,詐稱已經還款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1、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
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2、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
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3、與招搖撞騙罪界限
兩者都使用騙術,后者也可能獲得財產利益,這兩點相同;但是,主觀目的、犯罪手段、財物數額要求和侵犯的客體,均有不同。招搖撞騙罪是以騙取各種非法利益為目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金融詐騙案例進行招搖撞騙活動,是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它所騙取的不僅包括財物(但無數額多少的限制),還包括工作、職務、地位、榮譽等等,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二、詐騙罪的對象有哪些
詐騙對象是詐騙行為所作用的合法權益的物質表現。其形式除了表現為物、財產性利益之外,還表現為其他利益。這些利益能否成為詐騙對象,與詐騙罪的犯罪客體密切相關。一般認為,詐騙罪是一種財產犯罪,其客體為公私財產所有權。
因此凡是能夠體現公私財物所有權的物質形態均可成為詐騙對象,如財物、財產性利益等。但是,國外也有學者主張詐騙罪的保護法益不僅僅是財物,還有財產交易上的信義誠實的維持。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詐騙罪的法律知識,雖說有關詐騙的事情不一定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了解相關知識對我們來說肯定是有益無害的,畢竟誰也說不準未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