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銷商被侵權判什么罪
可能判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刑法條文
1.《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司法解釋(2004年);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商標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chǎn)權司法保護的通知》(1994.9.29?法發(fā)(1994)號)
人民法院審理知識產(chǎn)權案件,要嚴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guī)以及我國參加或者締結的有關知識產(chǎn)權的國際條約,充分、平等、及時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厲制裁各類侵犯知識產(chǎn)權的違法行為。對民事侵權行為,除依法責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外,還可以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依法對行為人給予必要的沒收非法所得、罰款或者拘留等制裁。
經(jīng)銷商被侵權一般就是觸犯的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這種犯罪一般是通過犯罪金額進行判刑,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于數(shù)額較大的情況,會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wǎng)的律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時間不能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21醫(y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12農(nóng)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執(zhí)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勞動關系狀態(tài)種類有哪些
2021-02-06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勞務外包協(xié)議書
2020-12-20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nèi)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2-28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關于拆遷起沖突一男子身亡的刑事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