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訴證人出庭作證程序是怎樣的?
我國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初具輪廓。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
2、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如果予以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證人接受當事人的質詢以及審判人員的詢問;必要時,可以讓證人相互進行對質。
二、哪些情況下證人可以不用到現場出庭?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三、民事訴訟證人要符合哪些條件?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
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綜上所述,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在開庭時候組織雙方當事人質證,如果需要證人出庭,應當走相關程序,由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出要求,法院受理,如做出決定,證人收到通知后在開庭時間準備材料出庭。證人應當如實闡述案件事實,不得提供偽證作假。
保證人要承擔什么責任?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被告證人可以不出庭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賣房屋合同書有時間規定嗎
2020-12-13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費用是多少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