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能不能辦取保候審
故意傷害罪滿足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是在偵查階段向公安機提出申請,申請人的資格僅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取保候審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人保另一種是財保,由申請人向公安機關提供保證金或者保證人,并提供保證書。?保證人應當符合的條件: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必須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必須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必須有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
故意傷害罪形態認定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規定當中,只要犯罪嫌疑人滿足取保候審所要求的法定條件,那么就是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和犯罪嫌疑人具體所犯的罪行種類以及程度深淺并沒有關系,?當然如果無法申請的,建議可以咨詢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投保協議
2021-02-27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宅基地拆遷補償怎么給,是參考區片綜合地價嗎
2020-11-13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廬江縣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0-11-10剛落下的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