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申請可以中斷訴訟時效嗎?
申請執行算訴訟時效中斷,申請執行期間適用時效制度后,債權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能否中斷時效,就成為實踐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目前法律關于時效中斷的規定,主要是《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該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二、哪些情形下會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如果權利人在訴訟期間內通過一定方式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并且可以確定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被義務人所知悉,比如郵寄文件后有回執單、發出通知后有對方簽字蓋章的回執文書或者在國省級媒體發出公告等,此時即可視為訴訟時效期間中斷。
2、在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主張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或者義務人主動要求履行義務的,如提供債務擔保、向權利人提交還款計劃、請求延期履行等行為,那么,訴訟時效期間就會在義務人同意履行債務或主動要求履行債務時重新起算。
3、如果經權利人要求,義務人不同意履行或仍不履行時,之后權利人決定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那么,當權利人提交起訴狀之時,即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但是如果后來撤訴或者撤回仲裁的,不能發生中斷訴訟時效的效果,因為受一事不再理的要求,為了保障公民訴訟權利,撤訴或撤回仲裁從法律效力上視為未起訴或未申請仲裁。
4、如果權利人沒有采取起訴或申請仲裁的方式,而是選擇其他類似方式,比如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借款人立即還款、申請宣告義務人死亡、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向公安機關就侵權事項提出控告等,由于法律認同權利人以此類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因此也可以中斷訴訟時效。
5、在權利人通過起訴或申請仲裁,獲得勝訴的生效判決后,原則上來講,可以說權利人的利益此時已經被國家公權力認可和保障,但是此時如果義務人超期仍未履行義務,權利人仍需進一步行使權利,即申請執行。由于訴訟時效的范圍包含主張權利的期間和申請執行的期間,因此在主張的權利獲得認可后,還需要在特定期間內申請法院執行,一般來講申請執行的時間為兩年。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中斷,就意味著這個時效會全部的重新計算,而對于在執行申請的時候就需要有合法的證明材料,對于案件中斷的事由有很多種類型,對于當事人在處理的時候就要針對于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提交,這樣才能得到法院的受理。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有審理級別嗎
2021-01-02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國家有明確規定征地拆遷的主體是誰嗎
2021-01-10住宅用作經營是不是就是住改非了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