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誹謗行為的法律責任
1、商業詆毀行為的民事責任
我國《反法》未對商業詆毀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專門規定,可以依據《反法》第20條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01條,第120條,第20條的規定來要求賠償。
2、商業詆毀行為的刑事責任
如果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還可以依據我國《刑法》第221條,23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要承擔如下的刑事責任:
(1)對自然人,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單位犯罪的,對單位處以罰金,并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進行處罰
二、商業誹謗行為的危害
商業詆毀行為是一種損害競爭對手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它不僅給競爭對手的名譽造成損害,而且會給競爭對手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具體而言,商譽是通過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的連續性活動而逐漸形成的。經營者大都需要經過大量而艱苦的市場研究、技術開發、廣告宣傳和公關活動等,去建立自己良好的商業信譽。經營者守法經營、講究職業道德、嚴格履行合同、經濟實力雄厚、技術水平先進等方面的商業信譽和質量精良、風格獨特、熱情周到、價格合理等方面的商品或服務聲譽,會給他帶來交易伙伴和消費者的信任和歡迎,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帶來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并可能成為自己進行競爭的最大資本和立足市場的最重要支柱。
而對經營者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任何詆毀或貶低,都可能給該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消極的影響,甚至可能使其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如失去交易伙伴和消費者,或造成資金和原材料供應的困難或產品的滯銷,損失大量的利潤和市場競爭的優勢地位,乃至破產或被迫轉產等等。惡意詆毀、貶低他人商譽的誹謗行為,包括損人利己、爾虞我詐,不惜以誹謗他人商譽的非法手段擠垮競爭對手而牟取暴利,它不但損害了競爭對手的合法權益,而且也欺騙了其他經營者與消費者,最終必然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正常秩序。
結合上述小編整理的內容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商業誹謗罪是商業詆毀行為,是損害他人商譽、侵犯他人商譽權的行為。對于商業誹謗罪的相關處罰規定是從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分別闡述的。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辯護詞
2020-11-27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行政案件管轄范圍
2021-03-16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