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四肢致人死亡怎么判
《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條:
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正當防衛條件的,免以刑罰。
故意殺人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之前提。
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以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即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緊急避險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案例極少,通常要避險+立功才可能會不構成犯罪[1]?)。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體。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主體包括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把別人四肢都打斷了的這樣的手段非常的殘忍,如果對方沒有死亡那么就構成了故意傷害罪,如果對方因此死亡了那么就會構成故意殺人罪,相應的處罰就會更加嚴重的。有法律問題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冷暴力能否要求損害賠償
2021-03-06什么是買賣合同,買賣合同有哪些特征
2020-11-14庭審程序有什么
2021-01-29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法律顧問費一年是多少
2021-01-30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