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相關規定
一、《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二、2013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懲處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的通知》
切實提高認識,堅決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當前一些犯罪分子為追逐不法利益,利用互聯網大肆倒賣公民個人信息,已逐漸形成龐大“地下產業”和黑色利益鏈。買賣的公民個人信息包括戶籍、銀行、電信開戶資料等,涉及公民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國家機關和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以及物業公司、房產中介、保險、快遞等企事業單位的一些工作人員,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給他人。獲取信息的中間商在互聯網上建立數據平臺,大肆出售信息牟取暴利。非法調查公司根據這些信息從事非法討債、詐騙和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此類犯罪不僅嚴重危害公民的信息安全,而且極易引發多種犯罪,成為電信詐騙、網絡詐騙以及滋擾型“軟暴力”等新型犯罪的根源,甚至與綁架、敲詐勒索、暴力追債等犯罪活動相結合,影響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威脅社會和諧穩定。各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務必清醒認識此類犯罪的嚴重危害,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依法懲處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
正確適用法律,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是新型犯罪,各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要從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借鑒以往的成功判例,綜合考慮出售、非法提供或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次數、數量、手段和牟利數額、造成的損害后果等因素,依法加大打擊力度,確保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主體,除國家機關或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單位的工作人員之外,還包括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公民個人信息的商業、房地產業等服務業中其他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齡、有效證件號碼、婚姻狀況、工作單位、學歷、履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信息、數據資料。對于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將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被他人用以實施犯罪,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或者死亡,或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惡劣社會影響的,或者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數量較大,或者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均應當依法以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對于竊取或者以購買等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數量較大,或者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依法予以并罰。單位實施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應當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要依法加大對財產的適用力度,剝奪犯罪分子非法獲利和再次犯罪的資本。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認定方式有哪些?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兩種行為方式:
一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同于“違反國家規定”,前者的范圍更為寬泛。如前所述,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但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對特定領域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有專門規定。此外,違反部門規章等關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也可以認定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跟據信息來源的不同,此種行為又可以區分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和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實踐中需要依據有關規定,準確判斷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否“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而不能僅以是否經權利人同意作為判斷標準。例如,為了偵查、起訴、審判工作的需要,依據有關法律向司法機關提供有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信息的,雖未經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許可,但屬于合法提供。
二是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
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此,需要著重把握“其他方法”的范圍問題。“竊取”是指采用秘密的或者不為人知的方法取得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其他方法”,是指“竊取”以外的其他方法,如通過收買、欺騙等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實際上,竊取也是非法獲取的方式之一。關于“其他方法”是否必須自身具有非法的性質,即其他方法是否只包括詐騙、脅迫等自身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而不包括購買、接受贈與等自身不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存在不同認識。我們贊同從行為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律條款是什么的相關內容”。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很多都是一些信息技術的企業為了謀求自己的權益而進行的,而且還對某些重要的信息進行買賣和交易,導致個人信息流失。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