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過失殺人判多少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過失殺人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區別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應注重:
1、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兩者的顯著區別在于:
第一,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并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并未發生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和主觀上認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術、經驗利及些外部條件,實施行為時,他人死亡的結果可以避免,即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客觀事實發生了錯誤認識,在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其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于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
2、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在司法實踐中,尤其要注意這樣一種情況,即: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
4、過失致人死亡后,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尸體誤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不應只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一罪,而應對行為人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過失殺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都不希望他人死亡。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