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員回避理由都有哪些
①是案件當事人或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
③與案件當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
④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⑤對承辦的案件先提供過咨詢的;
⑥現任當事人法律顧問或代理人或曾任法律顧問離任后不滿2年的;
⑦與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在同一單位工作且離開后不滿2年的;
⑧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
⑨擔任過本案或與本案有關聯案件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⑩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事項。
二、申請仲裁員回避有哪些程序
(1)回避申請的提出時間。仲裁員自行回避的提出時間,法律無明文規定。對當事人申請仲裁員回避的時間,則是有時間限制的。這種時間限制與訴訟時效期間是不同的,在法理上稱之為除斥期間,即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間行使權利,期間屆滿后,當事人不行使權利,權利即消滅。因此當事人若未在上述期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回避的權利即喪失。
(2)回避決定的作出。無論是仲裁員自行提出回避,還是當事人依法提出回避申請,仲裁員是否回避,都要由特定的機構或特定的人員對回避理由予以審查,并作出是否準許回避的決定。我國將決定仲裁員是否回避的權利賦予了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3)當事人的舉證責任。當事人申請回避時應當說明事實和理由并舉證,即所謂 誰主張、誰舉證.這樣以便仲裁證據以進行審查,作出仲裁員是否回避的決定;也防止一方當事人濫用回避申請權,拖延時間。我國法律和各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及仲裁員守則》對回避制度作了詳細的規定,以保證仲裁裁決的公正性。當事人在仲裁程序中如發現仲裁員有應當回避的事由,可能作出不公正的裁決,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提出回避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仲裁過程中,若仲裁員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話,就算仲裁員沒有自行回避,作為案件的當事人、代理人也是有權申請仲裁委員會要求該仲裁員回避的。而提出回避的時間,卻有一定的限制,即在收到組庭通知之日起15天內以書面形式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評評審費誰來承擔
2021-01-14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