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員在哪些情況下必須回避
①是案件當事人或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
③與案件當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
④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⑤對承辦的案件先提供過咨詢的;
⑥現任當事人法律顧問或代理人或曾任法律顧問離任后不滿2年的;
⑦與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在同一單位工作且離開后不滿2年的;
⑧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
⑨擔任過本案或與本案有關聯案件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⑩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事項。
二、申請仲裁員回避有哪些程序
(1)回避申請的提出時間。仲裁員自行回避的提出時間,法律無明文規定。對當事人申請仲裁員回避的時間,則是有時間限制的。這種時間限制與訴訟時效期間是不同的,在法理上稱之為除斥期間,即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間行使權利,期間屆滿后,當事人不行使權利,權利即消滅。因此當事人若未在上述期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回避的權利即喪失。
(2)回避決定的作出。無論是仲裁員自行提出回避,還是當事人依法提出回避申請,仲裁員是否回避,都要由特定的機構或特定的人員對回避理由予以審查,并作出是否準許回避的決定。我國將決定仲裁員是否回避的權利賦予了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3)當事人的舉證責任。當事人申請回避時應當說明事實和理由并舉證,即所謂 誰主張、誰舉證.這樣以便仲裁證據以進行審查,作出仲裁員是否回避的決定;也防止一方當事人濫用回避申請權,拖延時間。我國法律和各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及仲裁員守則》對回避制度作了詳細的規定,以保證仲裁裁決的公正性。當事人在仲裁程序中如發現仲裁員有應當回避的事由,可能作出不公正的裁決,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提出回避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仲裁過程中,若仲裁員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話,就算仲裁員沒有自行回避,作為案件的當事人、代理人也是有權申請仲裁委員會要求該仲裁員回避的。而提出回避的時間,卻有一定的限制,即在收到組庭通知之日起15天內以書面形式提出。
勞動仲裁律師費是多少
仲裁協議效力認定的主體是什么?
個人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