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犯罪的主體包括個人和單位。根據(jù)主體的差異所施以的懲罰標準也有所不同。在單位犯罪的訴訟過程當中,一般需要對單位主體或是個人提出指控。那么單位犯罪未指控的情況如何處理?針對該問題在下文中就給出了相關的分析與說明。
單位犯罪未指控的情況如何處理?
在單位犯罪案件的審理程序中,如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與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同一人,應當由被告單位委托其他負責人或者職工作為訴訟代表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七十九條 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應當是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因客觀原因無法出庭的,應當由被告單位委托其他負責人或者職工作為訴訟代表人。但是,有關人員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知道案件情況、負有作證義務的除外。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08條第2款規(guī)定,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與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同一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另行確定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出庭。
單位犯罪所涉及的單位人員較多,但并不是單位所有的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這就將單位犯罪中需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的范圍有了明確的界定。
1、關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首先是在單位中掌握實際領導權限的人員,在單位犯罪中起著組織、指揮、決策作用;其次,必須是和單位犯罪有著直接關系。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不是單位的有關領導,就談不上是主管人員;如果和單位犯罪沒有直接關系,就談不上對單位犯罪負有直接責任。
2、關于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主要是指為了實現(xiàn)單位的犯罪意圖積極參與實施單位犯罪的單位內(nèi)部一般工作人員。
從上文中的內(nèi)容可以進行分析得出,針對單位犯罪未指控的情況如何處理該問題來說需要與實際的案件情況相結合。一般情況下來說,在單位犯罪的訴訟案件當中,如果指控對象與當事人屬于同一人的話,單位就需要委托員工或是其他負責人員為訴訟代表人。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guī)定是怎樣的?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發(fā)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guī)定
2021-03-19破產(chǎn)清算后還有債務怎么辦
2021-03-22商業(yè)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理財產(chǎn)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chǎn)嗎
2021-01-26防衛(wèi)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無證遺產(chǎn)房產(chǎn)怎樣保全
2020-12-122020年房產(chǎn)稅如何征收
2020-12-13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員工學歷造假企業(yè)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yè)嗎
2021-01-29發(fā)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yè)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qū)別
2020-12-09財產(chǎn)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guī)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guī)定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