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犯罪即我們法律上稱為的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有所不同,比如在處罰方面,自然人可以判處徒刑,而單位則不能。那我們的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怎么樣的?請看我們律霸的小編為您詳細的介紹。
公司犯罪的處罰原則:
(一)單位犯罪的兩罰制
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采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shù)額未作規(guī)定。
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里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對個人判處自由刑的,又有以下兩種情況:
(1)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判處與個人犯罪相同刑罰。例如刑法第220條規(guī)定:“單位犯本節(jié)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之罪(侵犯知識產權罪——引者注) 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jié)各該條的規(guī)定處罰。”這里所謂依照本節(jié)各該條的規(guī)定處罰,就是指依照對個人犯罪的規(guī)定處罰。
(2)在少數(shù)情況下,判處低于個人犯罪的刑罰。例如個人犯受賄罪的,最重可以判處死刑,但根據(jù)刑法第387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見,在單位犯受賄罪的情況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的刑罰遠輕于個人犯受賄罪的情況。
(二)單位犯罪的單罰制
刑法在某些情況下規(guī)定了單位犯罪的單罰制,即只處罰自然人而不處罰單位。例如刑法第396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guī)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shù)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里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但只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而不處罰單位。
(三)單位犯罪的處罰適用
我國刑法關于單位犯罪的規(guī)定,在多數(shù)情況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都要追究刑事責任。在少數(shù)情況下,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那么,如何認定單位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呢?對此,2001年1月21日《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明確規(guī)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準、受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并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既可以是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雇傭的人員。應當注意的是,在單位犯罪中,對于受單位領導指派或奉命而參與實施了一定犯罪行為的人員,一般不宜作為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guī)定,對于司法機關在審理單位犯罪案件中正確地認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在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中,還存在一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qū)分主犯、從犯的問題。在一個單位犯罪案件中,如果同時存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在一般情況下前者比后者的作用大,前者可以認定為主犯,后者可以認定為從犯。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不是當然的主犯與從犯關系。有時不同職責的人對單位犯罪負有不同的責任,如果一定要區(qū)分主犯與從犯,則顯得十分勉強。對這種情況,2000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qū)分主犯、從犯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在審理單位故意犯罪案件時,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不區(qū)分主犯、從犯,按照其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處刑罰。”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對于主從關系不明顯的,可以不予區(qū)分。當然,如果主從關系明顯的,仍應區(qū)分。
希望可以對您的疑問有所幫助,單位犯罪由于它的特性,很多人都會用單位來作為逃避懲罰的手段,但哪些情形下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對于這些問題的探討,請聯(lián)系我們律霸的專業(yè)律師為您提供法律服務。
公司犯罪的常見類型有哪些
單位犯罪刑事責任是怎樣的?
單位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25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贍養(yǎng)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解除勞動合同后醫(y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fā)
2021-03-11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shù)模瑧袚裁捶韶熑?
2021-03-01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