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的范圍包括
國家賠償分為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
(一)行政賠償的范圍包括: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二)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
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必須指出,刑事訴訟法也規定了排除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該法第161條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嚴重的,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準。被處罰人對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本條規定,對妨害刑事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警告、強行帶出法庭、罰款、拘留四種措施。這些排除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也可能造成國家賠償法所規定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損害,而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的排除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并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我們認為,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采取上述三種強制措施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應當參照適用國家賠償法有關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司法賠償的一般規定,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二、不承擔國家賠償責任的情形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申請人申請保全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二)因申請人提供的執行標的物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四)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情形的;
(五)被保全人、被執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員違法動用、隱匿、毀損、轉移、變賣人民法院已經保全的財產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害后果的;
(七)依法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情形。
國家賠償的范圍包括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兩方面,得到賠償的理由時國家機關在審理案件時沒有按照既定的流程設立案件,導致審判結果沒有發生法律效力,或者是由于錯判,導致公民失誤人身自由,甚至失去生命,對于此種情形,國家機關需要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審理案件的直接相關人,需要受到離職、記過等處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需要到哪公證
2021-03-18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