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被告舉證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庭前準備階段舉證期限縮短
《解釋》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準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 ——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民事訴訟被告舉證期限是多久
舉證時限,是指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提交證據的期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目前,在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國家賠償被告舉證的期限,需要根據審查的程序分階段來進行分類的。審理的時間需要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對于案件是否繼續審理還是直接審判最終結果,那么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就會以一審和二審等審判階段作為審判的期限。不過一審和二審的期限不得超過25個工作日。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法意見和解釋內容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