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是刑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刑法所規制的行為在主觀上要有行為人的內心意志進行支配,同時在外部動作上還要表現出社會危害性。
法律咨詢:
您好,如何確定故意犯罪中的行為個數?
律師解答:
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中,若逃逸人主觀上具有故意且逃逸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具有因果關系時,逃逸人就有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的可能。
相關法律知識:
行為個數的確定可分四種情形進行分析:
第一種情形:行為人在兩個直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只實施了一個外部動作,應當看成兩個行為。此情形下,是否造成危害結果,并不影響行為的個數。因為如果沒有造成危害結果,那么就應認定為兩個犯罪未遂行為。如果只有一個危害結果,就應認定為一個犯罪未遂行為和一個犯罪既遂行為。如果造成了兩個危害結果,就應認定為兩個犯罪既遂。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和B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實施了C動作,那么A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一種危害行為,而B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另一種危害行為。
第二種情形:行為人在一個直接故意罪過和一個間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只實施了一個外部動作,造成了兩個危害結果,或者只造成了間接故意所放任發生的危害結果,就應當看成兩個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故意所追求危害結果無論是否發生,并不影響行為的個數。因為,如果直接故意所追求危害結果沒有發生,就是一個犯罪未遂行為和一個犯罪既遂行為。如果直接故意所追求危害結果發生了,那就兩個犯罪既遂行為。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和B種罪過的間接故意,實施了C動作,那么A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一個危害行為(此危害行為可以是既遂,也可以是未遂),而B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另一個危害行為。
第三種情形:行為人在一個直接故意罪過和一個間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只實施了一個外部動作,只造成了直接故意所追求的危害結果,或者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應當看成一個行為。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和B種罪過的間接故意,實施了C動作,而只發生了A種罪過所追求的危害結果,或者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那么只能是A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構成了一個危害行為(此危害行為可以是既遂,也可以是未遂)。
第四種情形:行為人在一個直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實施了多個外部動作,造成了行為人希望追求的危害結果的發生,或者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應當看成一個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雖然實施了多個外部動作,但只是基于一個直接故意,如果危害結果發生,就是一個犯罪既遂行為。如果危害結果不發生,就是一個犯罪未遂行為。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實施了C、D兩個動作,那么只能是A種罪過和C、D動作結合構成了一種危害行為(此危害行為可以是既遂,也可以是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庭暴力要什么證據
2021-03-13征收土地按照區片綜合地價應該怎么補償
2021-03-22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