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返聘是指員工在單位工作已經達到退休年齡,在辦理了退休手續之后又重新回到原單位工作的情況。我們知道,勞動者為單位工作,雙方就具有勞動關系,但我國法律規定了勞動者的年齡僅僅至退休年齡為止。那么,退休后返聘是否屬于勞動關系?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一、退休返聘常見的三種情況
1、勞動者到達法定離退休年齡,在原工作崗位延長一定的工作時間;
2、員工離退休后被原用人單位應聘回原單位從事同種或不同種工作;
3、勞動者離退休后在勞務市場重新進行擇業,到原用人單位意外的單位工作。
二、退休后返聘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后或依法享有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后,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已不再是勞動關系,而是勞務關系。企業聘用退休人員的,不構成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只成立民法意義上的勞務關系。
首先,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合同內容必須對社會保險、勞動保護等內容進行規定,體現了勞動法對于勞動者的特殊保護,用人單位無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等。而退休人員再就業所簽訂的協議不屬于勞動合同,雙方簽訂的聘用協議主體平等,所有的內容由雙方協商確定,不再受國家特殊保護,用人單位無故解除協議時也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其次,從社會保險關系上看,員工退休前已經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退休后便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如果退休人員再就業與單位存在勞動合同,那么單位必須再次幫其購買保險,我國社保機構不接受一個退休員工一面享受養老保險,一面又繼續購買工傷保險。退休人員再就業的如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的是勞動關系,則意味著退休人員與在崗人員無區別,那么我國制定的相關退休制度形同虛設。這樣操作對用人單位也是不公平的。
最后,勞動者勞動年齡在法定年限屆滿之后,也是勞動者勞動年齡的終止之時,退休人員重新受聘,在工作崗位上付出的勞動,應享有獲取報酬的權利,同時其已經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領取了退休金,國家已保證其老有所養,因此退休再就業的,不應在劃入勞動關系中,不應在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調整,雙方應當屬于勞務關系。
員工退休后如果又被單位返聘,繼續工作,那兩者之間的關系應為民事上的勞務關系,雙方不再具有勞動關系,因此也不再適用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所以,在退休返聘的情況下,無論是單位還是勞動者都會有一定的風險,雙方在簽訂勞務合同時要更加慎重、仔細。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是否有賠償
退休人員是否享受年休假,退休人員可以有年休假嗎
2020年退休人員死亡補助的發放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