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誣告他人入室搶劫有什么法律后果?
1、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2、但是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捏造”,是指無中生有,虛構犯罪事實,意圖使被誣告者受到錯誤偵查、起訴、審判等。“虛假告發”,是指行為人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單位進行告發。告發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誣告陷害罪在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為不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利,同時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告,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犯罪。至于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構成誣告陷害罪。雖然司法機關查明真相后不會對這些人科處刑罰,但將他們作為偵查的對象,使他們卷入刑事訴訟,就侵犯了其人身權利。
二、誣告罪與誹謗罪的界限
二者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它們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則會被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可以在律霸網上進行專業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半年工資還能去勞動局投訴嗎
2020-11-13三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1-03-17擬征地告知書是法定程序嗎
2021-01-03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