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化
可以。
1、從行為的暴力程度上來分析。首先,是否直接采用暴力手段并不能成為區別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標志。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實施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強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而搶劫罪是指當場采用暴力、以暴力相威脅或者其他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強制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從上述概念可以得知兩罪的客觀方面均有威脅、脅迫的行為特點,只不過是搶劫罪的威脅、脅迫前加有定語“暴力”,而敲詐勒索罪的威脅則無任何限制性定語,因此,是否使用暴力并不是區別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標志。其次,行為的暴力程度不同。搶劫罪中的暴力強度達到足以抑制被害人使其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程度;敲詐勒索罪的暴力主要表現為一種精神上的強制,且是不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輕微暴力。實踐中,如何認定“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一般應從暴力脅迫的手段、場所等因素,結合被害人的年齡、性別、體力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在行為人當場實施暴力的情況下,如果足以抑制個案被害人的反抗,則應認定為搶劫,否則宜認定為敲詐勒索。
2.從被害人的意思自治程度上來分析。搶劫的被害人喪失了意思表示的自由,處于極度緊迫的危險狀態,除了當場交付財物之外,沒有選擇的余地,否則其生命、人身當場會遭受侵害。而敲詐勒索的被害人沒有完全喪失自由意志,還可以采取權宜之計,但由于精神上感到恐懼,有能力反抗而沒有反抗,意思表示上存在瑕疵。
3.從行為人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脅手段與占有財物在時空上的關系來分析。具體言之,使用暴力、暴力威脅手段與占有財物是當場完成的,就是搶劫罪。如果這兩者在不同時空完成,也即使用暴力、暴力威脅等手段和占有財物兩者在時空上存在分離,行為人的行為則構成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罪的威脅不具有緊迫性,行為人往往揚言如不滿足要求將把威脅內容變成現實,通常設定某種不利后果轉為現實的時間間隔,一定程度上為被害人遭受物質或精神上的傷害提供了緩沖的余地。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