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蘇某
原告丁某
被告田某
原告蘇某、丁某之子蘇某某受被告田某雇傭,在田某的經營的礦區開采花崗石料石。2004年10月,在吊裝花崗石料石過程中,纜繩突然斷裂,落下的料石將當時正在礦坑內工作的蘇某某砸死。蘇某某死亡后,其父母即本案原告蘇某、丁某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請求被告田某支付損害賠償款。
審理中,被告田某同意賠償,但主張其曾為包括死者田某某在內的全部雇工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團體保險,田某某死亡后,兩原告已經從保險公司獲得保險理賠金5萬元,故要求在賠償金額中退減該5萬元保險理賠金。
[爭議]
對于被告田某的抗辯主張,審理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損益相抵原則,當事人基于同一原因既受到損害又因此而取得利益者,所得的利益應在損害金額范圍內抵扣,以避免不當得利的發生。兩原告所領取5萬元保險金,應予從被告的賠償金額中退減;第二種意見認為,保險金的支付是基于保險合同,而賠償金的支付是基于損害的事實,二者的法律關系不同,不宜混淆,本案不適用損益相抵原則,被告的抗辯主張不能成立。
[評析]
本案兩種不同的意見均有一定的理論依據,而爭議的焦點在于侵權案件中保險金是否應在損害賠償金中扣除,即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為此,必須對損益相抵原則的適用及保險合同的有關問題予以分析。
所謂損益相抵原則,亦稱為損益同銷原則,是法官在侵權案件中確定當事人賠償責任范圍的一項制度。它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發生損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者,應由損害額內扣除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原則。
(一)損益相抵原則的適用。
損益相抵原則有如下構成要件:1、須有侵權行為之債的成立。2、須受害人受有利益。這是適用損益相抵的必備條件,如被害人沒有受有利益,則無適用的余地。3、須有構成損害賠償之債的損害事實與所得利益間的因果關系。此處的因果關系是指利益與損害于同一相當原因而發生。具備以上三個條件,即構成損益相抵。
(二)保險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
《保險法》第68條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依此規定,人身損害的受害人或受益人取得人身損害賠償保險金后,不影響其向加害人另行主張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因此可見,保險賠償的目的在于轉移受害人損失于全體投保人中,不在于減免加害人的責任,保險給付請求權的發生是以約定支付保險費的保險合同為基礎的,與侵權行為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并非出于同一原因,二者之間并無相當的因果關系。所以在侵權案件中,人身損害賠償保險金不應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綜上,保險金不適用損益相抵原則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二點:
1、人身保險目的不在減輕加害人責任。保險賠償的目的在于將受害人遭受的損失分散于社會,不在于減輕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責任。
2、人身保險與人身損害賠償產生的基礎不同,法律性質不同。前者是合同之債的關系,后者是侵權之債的關系。二者產生的基礎不同,不屬于同一原因,故沒有因果關系,不應適用損益相抵。
另外,本案中是否能夠適用損益相抵原則,還必須正確區分本案保險合同的性質是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還是雇主責任保險。此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如保險利益涉及多數主體,都是對外來、突然和非本意的事故傷害予以賠償。但二者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二種。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人身保險合同的一種,是在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因受意外傷害或因此而導致殘廢或死亡時,保險人依約支付保險金的合同。而雇主責任保險是雇主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數額的保險費,在其雇工因業務意外事故發生應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時,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損失的保險,屬于廣義上的財產保險合同。在本案中被告田某為被害人購買的是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故本案不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雙方都是華僑能在中國離婚嗎
2021-03-13婚姻關系無效能否撤訴
2020-12-04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