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嗎?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是: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
1、應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5)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處罰
(7)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9)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處罰。
相較于其他比較拗口的法律詞匯,相信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了犯罪預備的含義,另外,司法部門或者說是社會生活當中的其他普通民眾如果能夠在犯罪預備階段就提前揭發犯罪嫌疑人的話,對于社會和可能會產生的受害者來說都是有意的。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撞人之后逃逸怎么量刑,有什么量刑標準
2021-02-10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