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嗎?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是: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
1、應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5)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處罰
(7)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9)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處罰。
相較于其他比較拗口的法律詞匯,相信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了犯罪預備的含義,另外,司法部門或者說是社會生活當中的其他普通民眾如果能夠在犯罪預備階段就提前揭發犯罪嫌疑人的話,對于社會和可能會產生的受害者來說都是有意的。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如何確定負有刑事賠償義務的機關
2021-01-18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私企不發工資怎么解決
2021-01-10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