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區分犯罪中止和犯罪預備?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預備形態的主觀特征也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三、司法解釋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有關犯罪中止和犯罪預備的相關認定,應當從犯罪分子在犯罪事實中進行處理,另外兩者的司法判罰結果也是不同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犯罪中止的判罰應當從是否造成了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而犯罪預備則是根據犯罪事實的準備情況來處理。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