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私文物罪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一)與非罪的界限
區分走私文物罪與非罪,應當從主觀方面與客觀方面兩方面把握。在主觀方面,如果行為人沒有犯罪故意,即行為人不知其攜帶的是文物,或者不知其攜帶的文物是國家禁止出口的,即使其客觀上具有運輸、攜帶或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過境的行為,也不能認為其構成本罪。從客觀方面看,主要看行為人走私的文物是否屬于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出口或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先向海關申報、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出口許可憑證才能出境,可見并非所有的文物都禁止出境。如果行為人違反海關、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或郵寄的文物并非國家禁止出口的,只能認為其行為是一般走私行為,而不能認為是走私文物罪。
(二)與倒賣文物罪的界限
倒賣文物罪是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在犯罪對象上有一致之處,而且在客觀方面,走私文物罪的行為人一般也有倒賣的行為表現,所以兩罪存在某些相似。但兩罪侵犯的客體不同,走私文物罪客體是國家的對外貿易管制,而倒賣文物罪侵犯的則是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另外,兩罪在主觀方面表現不同,倒賣文物罪的成立必須要“以牟利為目的”,而走私文物罪的成立對犯罪目的沒有要求。在實踐中、如果行為人往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刑法第155條規定,應以走私罪論處,不定倒賣文物罪。
二、認定走私文物罪需注意什么
在辦案實踐中,對此條還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走私國家三級文物之外的少量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或者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攜帶少量三級文物之外的屬于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可以根據刑法第13條中的“但書”規定,認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以犯罪論處。
第二,為收藏或個人欣賞而將自己所有的文物攜帶、夾帶出境的,可不以犯罪論處,但文物應依法收歸國家所有;如果有證據證明是帶出國外營利的,則應以走私文物罪論處。
我國是文物大國,當然這些文物不僅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同時在經濟價值上面也是很高的。有些人想要牟取暴利,就會選擇將國內的文物走私到國外,進而販賣給外國人,這樣做顯然會造成我國珍貴文物的大量流失,因此加強對文物的保護,也就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其中對于走私文物的行為,一旦認定構成犯罪,就必然要按照《刑法》中的量刑標準作出處罰。
倒賣文物罪怎么處罰
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具體有哪些不同點?
走私文物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公務員被行政拘會被處分嗎
2021-02-0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