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特殊情形外行賄數額達多少構成犯罪?
除特殊情形外行賄數額達3萬元的構成犯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罪的量刑標準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事實上,如果犯罪嫌疑人第1次通過行賄獲得了違法所得,通常情況下犯罪嫌疑人以后遇到任何困難,可能都習慣性的試圖利用于行賄達到自己的目的。大多數的行賄案件中,無論是行賄的次數還是行賄的金額,情節都是非常嚴重的。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介紹賄賂罪和行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法官可以兼職做律師嗎
2020-12-21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擔保法
2020-12-0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商業拆遷補償怎么與征收方談判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