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綠化的面積標準
根據法律的規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住宅區綠化標準。如:依據《北京市綠化條例》的相關規定,新建居住區、居住小區綠地比例不得低于30%,并按照居住區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區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標準建設集中綠地,同時房屋買賣合同需要對綠地面積和位置予以標明。襄樊市區所有的新建住宅小區,如果在新城區,小區的綠化率不低35%,在老城區則不低于25%。
開發商用什么手段欺瞞業主
綠化率只是開發商宣傳樓盤綠化時用的概念,準確的提法應為“綠化覆蓋率”。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的衡量樓盤綠化狀況的國家標準是綠地率,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應低于30%。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正因為有明確下限規定,所以部分開發商就把綠地率控制在30%左右,不低于但也不高于。然而,明確的價格標準往往是業主最為空白的區域,開發商不會告訴業主,你出的房價中到底有多少錢是用于做綠化的,更不會在交付時讓業主單獨對綠化做驗收。業主只能用肉眼對已經買了單的綠化做一個評判,沒有統一的尺度標準可循。
第一、簽訂購房合同時需要仔細研究相應條款。業主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候要尤為關注購房合同中關于綠地面積、綠化率等的條款或約定。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把相應的條文進行細化。
第二、要有保留證據的意識。通常開發商在購房合同簽訂過程中處于強勢地位,因此業主往往難以補充或修改相應的條款。但是在開發商對樓盤品質的各種宣傳和承諾中,對涉及綠化和景觀的一些廣告、圖案、模型、文字、音像等,都可以作為對交付房屋條件的一種證據,對此類證據業主最好以各種形式進行保留,便于日后維權使用。
第三、可以通過法律訴訟途徑維權。有購房合同和充分的證據在手,業主有權要求開發商履行相應的義務,并可以訴諸法律。如小區綠化率未達標,開發商應屬違約。此外,建議規劃、房管、園林等政府部門統籌明確應由哪一個職能部門對新建商品房的綠化和景觀進行管理和監督,并制定相關的條例規定,以便切實保障業主權益。
總而言之,業主在購房時要注意自己的利益是否被侵犯,避免開發商魚目混珠。另外,作為開發商更要維護好業主的權益,堅決不做違背良心和法律的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賠償問題
2021-02-16公司注冊資金可以更改嗎
2021-02-02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