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外國公職人員的處罰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行為。這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
判斷外國公職人員的身份性質,不能受傳統職務犯罪司法實踐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形式要件約束,應重點從相關雇員隸屬的公共機構以及其具體實施的職能是否具有公務屬性的實質角度進行司法判斷。
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屬于公共機構,只要其隸屬人員實施的行為屬于行使公共職能,就應認定為外國公職人員。
公營企業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更難認定。這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
(1)公營企業定性困難。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實踐中,國家資本出資設立的企業包括國有資本全資擁有、控股、參股、不直接持股但實際控制等多種形式,究竟何種國家資本出資企業的形式屬于公營企業,各國的司法實踐均存在疑問。
(2)公共職能辨識困難。企業本質上是市場中的平等經營主體,究竟何種經營行為能夠認定為公共職能屬性,同樣存在疑問。對此,筆者認為,公營企業中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應當采取限制性解釋,即公營企業是指外國國家資本全資擁有的企業,其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應當限定為履行公營企業管理職能的雇員。
我國法律上明確認定了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的犯罪事實,但在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之前,需要對外國公職人員的身份進行認定,只要在符合上述標準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并按照上述規定來進行判決,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認定。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怎么認定?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軍婚不能離婚嗎
2021-01-15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