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故意致人重傷的犯罪未遂
致人重傷的故意傷害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形,在理論界一般認為,如果行為人的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jīng)著手實行重傷行為,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應按故意傷害罪的未遂犯處罰。
但也有觀點認為,在刑法理論上,故意傷害罪是結果犯,故意傷害罪中的致人重傷是法定加重結果。故意傷害罪存在未遂形態(tài)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故意傷害罪未遂中不存在重傷害未遂。
支持這一種觀點的理由在于,一是從區(qū)分犯罪既遂、未遂的標準來看,應以是否具備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為標準。
二是從結果加重犯角度來理解,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是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行為沒有造成致人重傷結果,故意致人重傷就不能成立,因而不存在故意重傷害未遂問題。
三是從犯罪結果的客觀性來分析,犯罪結果是犯罪行為對刑法保護的客體已經(jīng)造成的侵害事實。危害行為可能造成但還沒有實際造成的所謂侵害事實,如果把這種可能發(fā)生的重傷結果當作犯罪結果,就混淆了故意傷害罪犯罪目的與犯罪結果的區(qū)別。
當行為人行為之于受害人有較大的人身危險性時,應按故意傷害(未遂)罪追究刑事責任,而這里的故意傷害未遂只指沒有發(fā)生傷害結果,不是指重傷結果沒有發(fā)生。不能將故意傷害未遂區(qū)分出輕傷害未遂和重傷害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潘傳奇律師,畢業(yè)于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并獲取法學學士學位,高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現(xiàn)就職于江蘇唯是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一直秉承“誠信、專業(yè)、高效”的執(zhí)業(yè)理念和“嚴謹、認真、務實”的執(zhí)業(yè)風格,以客戶滿意作為自己的執(zhí)業(yè)追求,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扎實的工作成效贏得當事人的認可和信任。主要擅長領域:銀行與金融、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公司法律顧問、刑事辯護等訴訟與非訴法律事務。
公證處以外的人員能兼任公證員職務嗎
2020-11-24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qū)別是什么
2021-01-10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jù)嗎
2021-01-09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光污染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1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