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中共同參與人責任認定的原則有哪些
原則一:正確確認共同參與人是否是共同犯罪。我們認為,對參與人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犯罪構成的要件及共同犯罪的要求,首先確認各參與人是否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共同參與人才能對共同的犯罪結果負責,或者進行主、從犯等的劃分,做到罰當其罪;如果不能認定共同犯罪,共同參與人就應當各負其責,有的可能還不構成犯罪。
原則二: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每一個共同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基礎就在于:主觀上,必須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觀上,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的行為。因此,每個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都必須以他對實施的犯罪行為具備犯罪故意為前提,也必須以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對犯罪結果具有因果關系為前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前提,共同犯罪人都不應對其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有些傷害案件,形式上幾個行為人都對被害人實施了傷害,但彼此之間并無意思聯絡,其中一人的行為造成嚴重后果,這時由全體參與人承擔責任顯失公平。
再者,在共同傷害案件中,共同參與人雖然事先對傷害對方的后果有預謀,比方說將被害人打到某種程度,或者對傷害后果有概括的故意,但在實施過程中個別人的主觀故意又可能發生變化,出現實行過限行為,這時對行為人主觀故意的認定更成為區分各行為人罪責的標準。
原則三:罪責相適應原則。共同傷害案件的情節五花八門,各參與人在共同傷害中的行為千差萬別,對造成傷害后果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這時,各行為人在共同傷害過程中的作用就成了區分其罪責的標準。我們認為應當作好以下幾點:
1、正確評定和確認教唆人的主觀故意及授意的具體內容,以確定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責任。有些案件的實行犯在實施傷害的時侯忘記或者忽視了教唆人的要求,而是一意孤行,造成的后果超出了教唆人的授意限度。那么,對教唆犯的處罰就應講究罪責適應,不能有求其對實行犯的行為負全責。
2、正確評價和確定“站腳助威”者的作用和責任。這種人的主觀故意比較模糊,對實施者頂多是一種心理幫助,但是受到的處罰往往不輕。
3、正確評價和確定造成不同后果的參與人的作用和責任。不同的實施人傷害的部位可能不同,有的打頭,有的打腿,有的傷致命,有的是輕傷或者無傷。對各行為人的量刑一直是難以統一的問題。我們認為,首先應確定傷害造成的最重結果是否出乎各行為人的預料,同時認定各行為人的行為對造成最重結果的作用。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申請賠償
2021-03-06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