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都表現為陷害他人,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后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暴被打耳光能驗傷嗎
2021-01-13骨折治成脫臼保健店非法行醫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6傳銷的查處舉報機關有哪些
2021-02-28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