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創制的目的是為防患于未燃,如果本可以阻卻不幸結果的發生,卻因被害人出于種種原因沒有告訴,導致慘劇的釀成,事后再對犯罪分子進行懲辦,這似乎違背了創設法的初衷。
關鍵詞:暴力犯罪;干涉;權利;公訴;自訴
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是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筆者認為現在社會干涉婚姻自由的方式繁多,但如果是以暴力為手段進行干涉,那么是否還能納入自訴案件的范疇存在值得商榷之處,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訴訟程序歸屬問題進行分析。
1暴力犯罪的界定
1.1何為暴力和暴力犯罪
所謂暴力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將實施暴力的脅迫),是為自然人故意的危害行為而設立的犯罪要件。“暴力”是指自然人非法實行的有形物理力,所謂“脅迫”(威脅)是指預示著有形的加害內容。而暴力犯罪,通常是指犯罪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脅迫而實施的犯罪。從刑法學的角度看,凡是刑法分則規定的以暴力為特征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各種犯罪都應該認為是暴力犯罪。與其它類型的犯罪相比,暴力犯罪具有顯著的特點。簡言之,主要有五個方面,即暴力性、兇殘性、狡詐性、沖動性、危險性。暴力犯罪比較其他類型的犯罪對社會具有更大的威脅,影響更惡劣,故此類犯罪基本都為公訴案件,且社會上發生的各類重大惡性案件,一般都是暴力型犯所為。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單從罪名上看,加害人實施這一行為的方式即為暴力,這種暴力手段符合暴力犯罪的特征和定義,且侵犯了婚姻自由權利和身體自由權,性質確實是達到一定惡劣程度的,從這一角度而言,將其歸為公訴案件的范疇應更為合理。
1.2暴力犯罪的界定
對暴力犯罪的界定,重要的并不在于刑法分則條文本身是否明文規定以暴力為犯罪構成要件,而在于行為人在實施犯罪時所采取的是否為暴力(包括以暴力相威脅)行為。不宜說所有規定有暴力為犯罪成立的要件的犯罪,都是暴力犯罪,只有法律對犯罪有規定,并且行為人事實上是以暴力行為實施犯罪的,才可能歸入暴力犯罪或者稱其為暴力犯罪。
在我國刑法中,暴力犯罪主要有兩類:直接規定“暴力”為犯罪的要件,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屬于這一類;另一類雖然沒有直接規定“暴力”,但是法律用語事實上是指該種犯罪是以暴力(包括以暴力為脅迫內容)的行為實施的,刑法上則以“叛亂”、“暴亂”、“強制”、“綁架”、“毆打”、“聚眾擾亂”、“聚眾斗毆”、“劫奪”、“暴動越獄”、“強迫”、“阻礙”等來表示。如綁架罪、聚眾持械劫獄罪、強迫賣淫罪等。從這個層面上看,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已被明確納入暴力犯罪的范疇,既然罪名中帶有“暴力”二字,而且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客觀要件中也明確了行為人必須是實施的暴力行為,即施加了有形的物理力(在下文中會對此有更為具體的闡述),既然如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應與以非暴力形式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區分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律師告訴你婚后安置房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2-27關于老師沒收學生手機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