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一百六十五條的規定,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以下情形影響審判進行,法庭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在法庭審理中,有關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向法庭申請新的證人到庭作證、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應當認真審查上述申請,如果認為這些申請是合理的,有可能影響到對事實真相的斷定,甚至是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斷,應當同意申請,當庭無法解決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等新的調查取證工作、鑒定、勘驗工作完成以后,再開庭審理。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檢察人員作為公訴案件中支持公訴的一方,應當在法院開庭審理時,有足夠確實、充分的證據指控被告人的罪行。檢察人員應當在開庭前認真調查取證,做好準備工作,在庭審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被告人犯罪的新的證據或者發現原有的證據還不夠確實、充分,為了準確、及時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可以向法庭提出補充偵查的建議,法庭接受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補充偵查完畢,將收集的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提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決定再次開庭審理。
3.由于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或者鑒定人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上述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予以回避。在法庭審判過程中,當事人申請有關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其申請無理,依法駁回的,則審判活動繼續進行。如果合議庭對當事人的申請需要調查研究,不能當庭決定的,或者是合議庭認為有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確應回避,需要更換其他人員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法律規定法庭在上述三種情形下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其目的是為了準確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應當強調的是,法庭審判活動是嚴肅的,必須依法進行,除上述三種情形外,不能隨便以任何理由決定延期審理,以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刑事訴訟延期審理的情形大致就是上文提到的三種情形,在延期審理的情形消失后,法庭的審理就應該繼續進行。刑事訴訟延期審理的情形都是導致訴訟不能進行的事由,只有出現這些法定情形才能延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傷殘鑒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22020年租房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10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