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毀壞財物罪和民事侵權的區別
故意毀壞財物罪會構成犯罪,民事侵權不一定會構成犯罪。
1、故意毀壞他人財產的,需要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同時還可以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毀壞的財產數額較大的,可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民事賠償責任:毀壞他人財產的,侵權人需要按財物的市場價格或者鑒定價格賠償財產所有人的損失。
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故意毀壞他人財產,按照本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毀滅或損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的手段特別惡劣的;出于嫁禍于人的動機等。
《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故意毀壞財物罪應當是我國刑法中的一個犯罪類型,而民事侵權涉及到的侵權行為是很大的,并且民事侵權通常不會構成犯罪,需要進行賠償,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行政法制監督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020-12-02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法醫鑒定多少天有效期
2021-03-22小貸公司減資條件是什么
2021-01-08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