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協商、調解過程中,當事人不能因為是自愿協商就做出無原則的讓步和妥協,也不可以因為是調解而放松警惕,因而不進行相關的準備和制定相關的策略。對于當事人來說,其選擇調解方式結案的目的就是想以最小的付出和成本來換取最大的收益。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對方當事人主動提出調解可能是他們的一個訴訟策略或者圈套。在進行調解時,當事人應當掌握以下技巧:
1、要分析對方提出調解或者愿意接受調解的動機和目的。
對于大部分當事人來說,其接受調解都是為了盡快結案,及早結束雙方之間的爭議和糾紛。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一些當事人是利用調解來為自己拖延爭取時間。比如,在借貸糾紛、拖欠貨款或者其他欠款糾紛中,被告往往借助調解來延緩支付相關款項的時間。又如,當一方當事人因為某種原因證據準備不充分,或者是為了等待某個對于案件具有重要關系的人出現時、往往也會借助調解來拖延法院審理的時間。
2、要把握時機。
在訴訟中占據主動地位或者有利地位的一方不要急于提出或者接受調解,而要先從證據等各方面向對方當事人施加壓力,等對方承受較大壓力時,其就可能會做出更大的妥協和讓步。
3、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據理力爭,爭取為本方謀取最大的利益,在讓步時不可不戰先敗,主動撤退,而要相時而動,根據調解的具體情況逐步讓步,但有時候為了顯示自己一方的誠意也可以在本方的承受范圍內做出一些較大的讓步。
4、要收集信息,熟悉案情。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要想調解成功,在調解之前,必先收集有關信息,了解糾紛的性質,起因和經過,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個性,找準問題癥結的所在。
5、把握局勢,控制情緒。
很多糾紛發生時,當事人往往情緒激動,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心理學研究證明,沖動性情緒直接導致意識范圍狹窄甚至理性喪失,極易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行為。若遇上此種情況,當事人首先應當控制情緒,回歸理性。
6、做一名優秀的傾聽者。
傾聽對方當事人的心聲,讓其傾吐心中的壓抑、不滿和憤怒,從而以靜制動,后發制人,實現本方的訴訟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確定勞動關系依靠什么樣的事實依據
2020-11-22不安抗辯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2-09供律師適用的法律顧問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9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