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營企業員工受賄是涉嫌非國家人員受賄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 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國有公司、企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兩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認定
1.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1)按照《刑法》第163條的規定,構成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必須是受賄數額較大的,不足較大數額的按一般受賄行為處理。
(2)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在法律、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合理報酬的,不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因而是合法行為而不是犯罪。
(3)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接受親朋好友的一般禮節性饋贈,而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朋好友謀取利益的,不成立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上述(2)、(3)兩點說明,區分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合法行為的界限,關鍵是看行為人獲得的財物是否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益而取得。
(4)區分以收受回扣、手續費為特點的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正當業務行為的界限。在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中,取得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折扣、傭金是正當業務行為;而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為個人所有的,應認定為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
2.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
兩罪區分的關鍵在于犯罪主體的不同:本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即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國有其他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對于民營企業員工受賄算不算犯罪的問題我們通過我們國家的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是屬于犯罪的行為,我們國家對于這種犯罪的行為的處罰絲毫是不亞于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的,所以說無論是什么時候什么情況的受賄都是會有處罰的,所以我們要正直做人不能貪污受賄。
受賄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受賄罪罰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農村大力拆除空心房的原因是什么拆遷補償又是多少呢
2021-02-24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