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且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因而是特殊主體。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是指本單位的財物。
①非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包括董事、監事、經理、負責人、職工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他們或者有特定的職務,或者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務之便或工作之便侵占單位財物而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也應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從法律屬性上分析,本單位財物不僅指單位所有的財物,而且應包括單位“村有”的財物,即本單位依照法律規定或契約約定臨時管理、使用或運輸的他人財物。
從自然屬性分析,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
司法實務中,難點在于是否把無形財產作為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無形財產指不具有自然形態,但能為人們提供某種權利并帶來利益的財產。由于實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電熱聲光等能的廣泛利用,迫使法律擴張物的概念。于是,電熱聲、光等自然力,亦被拆為物,而不拘于“有形”。但權利仍不包括在內。我國民法亦應如此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盜竊公私財物,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因此,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和“物的觀念之擴張”理論,無形財產應成為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但是,人為知識產權的專利權、商報權、功作權和商業秘密等,不同于有形財產,也不同于電力、熱能、煤氣、天然氣等無形物,這類無形財產不應作為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應根據具體情況以侵犯知識產權罪定罪量刑。
侵占對象應以是否控股和投資比例為標準來界定混合型經濟的財產性質。即國有、集體控股(控股51%以上為絕對控股,35%—51%為相對控股)或投資比例占多數的企業財產,應全額認定為公共財產;不控股或投資比例占少數的企業財產,一律不認定為公共財產。黨的十五大報告對股份問題指出:“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其有明顯的公有性。”我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其含義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著重以個人自由為價值取向,體現了刑法保障人權的精神。
司法實務中,解釋刑法必須體現罪刑法定原則的精神。在法律規定不明確的情況下,按照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就要作有利被告人的解釋。
法律依據:
《刑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中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把國有、集體控股或投資比例占多數的企業中的私人財產,從而以公共財產論。筆者認為,按照控股和投資比例來界定混合型經濟的財產情況。
《刑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可以作為法律依據,也便于司務實務人員掌握。這一問題,有待于立法和司法機關加強調研,盡快從立法或司法解釋方面加以明確。
綜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如果有更多相關的問題需要法律咨詢,歡迎到律霸網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