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是一種藐視國家法律的一種行為,是無視國家法律的一種行為,很多不同領域的領導都會利用職位的便利,替相關人員瞞報,謊報具體情況,私有企業有這種情況,國有企也有這種情況,那么國有企業人員受賄的客觀要件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從下面的文章中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一、國有企業人員受賄的客觀要件是什么
行為人在客觀上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賄賂的行為,或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詳續費的行為。
1、索取或受賄
所謂賄賂,是指金錢、物品或其他諸如房地產使用權、計劃供應票證等財產性利益。所謂索取賄賂,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他人求其謀取利益或解決困難等時,采取刁難、拖延、要挾等手段,主動向對方索要賄賂的行為。至于索賄的形式,則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采取口頭形式,也可以采取書面形式;既可以當面索取,也可能通過第三者轉告索要;既可以是公開索要,又可以暗示請托人給予;等等。所謂收受賄賂,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是否執行其本身職務所要求的行為為條件,收受他人主動送予財物的行為。在索取賄賂中,犯罪人為主動的,送取賄賂的人則是被動的。但在收受賄賂中,送取賄賂的人卻是主動的,而犯罪人則是被動的。收受賄賂,就形式而言,一般是直接收取,但也可以是間接收取;可以是事前收受,也可以是事后收受。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不影響本罪成立。索取賄賂或收受賄賂是本罪行為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無論何種行為方式,只要有其之一的,就可構成本罪。如果同時具有兩種方式也不能數罪并罰,應以一罪論處。
2、利用職務便利
行為人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否則,雖有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或財產性利益的行為,但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也不能構成本罪。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構成本罪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或者與職務或者所在崗位有關的便利條件。所謂職權,是指本人職務、崗位范圍的權力。所謂與職務或崗位相關,則是指雖沒有直接利用職務或崗位的權利,但卻利用了本人職權、崗位或地位形成的地位,通過他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條件。其內涵應當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經手等工作職務、崗位范圍內的權限;
(2)利用憑借自已的權力去指揮、影響下屬及利用其他人員與職務相關的權限,為送取賄賂的人謀取利益;
(3)利用、憑借權限、崗位、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員,或者利用其他對有求于己的人員職務上的權限,為送取賄賂的人講取利益。后兩種行為雖然是利用第三者的權限,但其是以自己的職務、崗位、地位等為基礎的。倘若與自己的職務、崗位無關,如純系人情關系,諸如朋友關系、親屬關系,則不屬于職務之便的范圍,收受這樣的財物,不應以犯罪論處。
3、為他人謀利
目的意在為他人謀取利益,否則,雖然收受了他人財物,亦不能構成本罪。對收受行為來說、提供財物的人如果沒有謀取任何利益的要求,單純送予他從人財物的行為則不是行賄,而是贈予。此外,還應強調的是,為他人謀取利益,既包括正當利益,又包括不正當甚至非法利益;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既可以已經實際謀取,又可以開始謀取但未成功;還可以是采取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作出了承諾但尚未實行。只要能夠查明行為人具有承諾、實行或者已經實際為他人謀取了利益,都應屬于意在為他人謀取利益。當然,如果不能證實行為人具有承諾、實行或實際為他人謀利之一的,即便收取了財物,亦不能以本罪論處。至于索取他人財物的,由于其本身就屬情節嚴重,因此,構成其罪并不要求以為他人謀利為必要。其不論是否為他人謀利,均可構成本罪。
根據小編的介紹,大家應該對國有企業人員受賄的客觀要件是什么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簡單的了解了吧。國有企業人員受賄的行為是知法犯法的表現,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在人民心中的聲譽,是典型的因為私利而無視國家法律的行為,一經發現行賄受賄雙方都會收到法律的制裁。
?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私了書怎么寫
2021-02-07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土地承包對經營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2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