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應當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1款規定,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也就是說,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其他刑事案件應當一律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法律另有規定的有:
1、由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
2、由軍隊保衛部門負責偵查的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
3、由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的間諜案;
4、由監獄立案偵查的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案件。
根據六機關《規定》,涉稅案件、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由公安機關管轄,人民檢察院不應受理;偽證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而不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另外,對于自訴案件的第二類,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后,人民法院認為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二、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立案偵查一般是由公安機關來實施的行為,但對于一些有特別規定的案件是會直接由上級的部門進行立案偵查;因此,在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來處理,只有依合法的流程走才能保障案件可以順利的進行。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期限有嗎,公安機關偵查的程序
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應該怎么辦
立案偵查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