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成年人具有監護人的權利,所以未成年肯定具有相應的法定監護人。本文所了解的內容是父母是未成年的監護人嗎?監護人的具體概念是什么?法定監護人具體指的是誰?這些問題這篇文章都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
父母是未成年的監護人嗎?如果父母是成年人就是,否則不然。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二是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三是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一條,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父母是否是成年人。未成年在這個階段并沒有形成具體的道德觀念,需要成人不斷向他們灌輸一些內容,教育他們,讓他們遠離那些社會不法事件。這些都是監護人的責任。
?
子女贍養父母義務包括哪些
子女不贍養父母的法律責任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時間是什么時候,工傷死亡認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02醫療事故中的過失是如何的
2021-03-10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