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立案偵查多久有結果出來?
1、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2、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3、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根據以上的條款規定:公安偵查30日 檢察院審核7日=立案偵查最長期限為37日,也就是說從刑拘第一天開始一般正常案件37日內必定會有結果。
二、立案的條件
1、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缎淌略V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立案偵查的處理情況,應當根據犯罪事實的類型和造成的實際情況而定,但在立案偵查后,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作出是否需要批捕,這就是最長的拘留期限的情況,如果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那么可以在37天內進行批捕處理。
立案偵查是什么意思
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條件是怎樣的
檢察院立案偵查的范圍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半年前說要拆遷,賓館停業半年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10經營性商業用房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2-04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湖北省鄉村土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3家里房子被拆遷能申請昆明公租房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