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侵占的能夠善意購買嗎
購買人在不知道購買的財產是惡意侵占取得的,是可以對抗被侵占人主張的,被侵占人的損失由侵占人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六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善意取得的構成
1、主體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2、客體
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規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3、主觀方面
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的善意的。所謂“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于“非善意”;最后,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需要強調的是,善意取得為即時取得,因此善意的準據時點原則上應為法律行為發生時即受讓財產時為準,至于時候知情與否,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
4、客觀方面
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中規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的,受贈、繼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民法典》(2021.1.1生效),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惡意侵占的能夠善意購買嗎”問題進行的解答,購買人在不知道購買的財產是惡意侵占取得的,是可以對抗被侵占人主張的,被侵占人的損失由侵占人承擔。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