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偵查和組織調查的性質是否一樣?
不一樣,立案偵查是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追究的是刑事責任;接受組織調查是紀委立案調查,追究的是行政責任。
接受組織調查,這是一種組織內部的“措施”,不是法律規定的措施。所以時限是根據情況來定的。
違紀,即違反紀律,意指違犯了紀律、違反了規則等有約束力的行為,或是違反了有關章程。凡是其行為與組織、團體、單位等對相關人員行為紀律要求相抵觸的,都屬于"違紀"。但違紀不一定即是違法。
違法,也稱違法行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體(個人或單位)由于主觀上的過錯所實施或導致的、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行為。違法行為表現為超越法律允許限度的權利濫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積極義務等。
組織是指由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系起來的系統。從狹義上說,組織就是指人們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集體或團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企業、軍事組織等等。
二、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事實上,在刑事案件當中也是公安機關先立案偵查了才能組織具體的簡歷來調查該起刑事案件,但如果說立案偵查和接受組織調查的話,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公安機關并沒有權力去調查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在接受組織調查期間,該工作人員可能會被停職,后續就要看組織調查的具體情況了。
雙規和立案審查的區別有什么?
虐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續保
2021-01-2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合肥市回遷房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怎么做
2021-01-05拆遷協議怎么簽
2021-03-25房屋拆遷是否要找被拆遷人評估公司評估
2021-02-12宅基地補償和房屋補償是一起給嗎
2021-03-03棚改拆遷的補償標準怎么計算
2020-11-30養豬場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計算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