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偵查和組織調查的性質是否一樣?
不一樣,立案偵查是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追究的是刑事責任;接受組織調查是紀委立案調查,追究的是行政責任。
接受組織調查,這是一種組織內部的“措施”,不是法律規定的措施。所以時限是根據情況來定的。
違紀,即違反紀律,意指違犯了紀律、違反了規則等有約束力的行為,或是違反了有關章程。凡是其行為與組織、團體、單位等對相關人員行為紀律要求相抵觸的,都屬于"違紀"。但違紀不一定即是違法。
違法,也稱違法行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體(個人或單位)由于主觀上的過錯所實施或導致的、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行為。違法行為表現為超越法律允許限度的權利濫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積極義務等。
組織是指由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系起來的系統。從狹義上說,組織就是指人們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集體或團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企業、軍事組織等等。
二、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事實上,在刑事案件當中也是公安機關先立案偵查了才能組織具體的簡歷來調查該起刑事案件,但如果說立案偵查和接受組織調查的話,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公安機關并沒有權力去調查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在接受組織調查期間,該工作人員可能會被停職,后續就要看組織調查的具體情況了。
雙規和立案審查的區別有什么?
虐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書面合伙協議時如何認定合伙關系
2020-11-08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承租人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2020-12-23河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1-01-22拆遷安置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分析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