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是否可以從輕處罰?
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那就是對所犯罪的全部事實已經坦白承認了,對于坦白認罪現在已經是法定從輕情節了,也就是說對于坦白認罪的,法院是必須從輕處罰的。
為確保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依法有序開展,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量刑建議,簽署具結書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喪失辯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第三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遵循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強化監督制約,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確保司法公正。
第四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堅持下列原則: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考慮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結合認罪認罰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從寬以及從寬幅度,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確保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堅持罪責刑相適應,根據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后果,依照法律規定提出量刑建議,準確裁量刑罰,確保刑罰的輕重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堅持證據裁判,依照法律規定收集、固定、審查和認定證據。
第五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有效法律幫助,確保其了解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后果,自愿認罪認罰。
犯罪嫌疑人能夠如實的主動的交代自己的犯罪行為,其實也能說明當事人最起碼已經具備一個認罪悔罪的態度,這樣的態度縱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輕處罰,但要注意減輕處罰的幅度還是非常有限的。當然了,司法機關的偵查工作以及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都不是輕易的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為判定準則的。
毒品犯罪認定與處罰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電線桿占地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管轄小結
2021-02-28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