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條文
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款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七十二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12.25法發[1995]23號)
根據《決定》第十一條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資金罪。
實施《決定》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挪用本單位資金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為進行非法活動,挪用本單位資金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責任。
挪用本單位資金案發后,人民檢察院起訴前不退還的,依照《決定》第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月14日發布,2013年1月1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發布的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第九批)的決定》,該司法解釋已經被廢止,處于失效狀態。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受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人員挪用國有資金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2000.2.16法釋〔2000〕5號)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蘇高法〔1999〕94號《關于受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能否作為挪用公款罪主體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對于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國有資金歸個人使用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相關法律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董事、監事、經理利用職權收受賄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財產的,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退還公司財產,由公司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未經客戶的委托,買賣、挪用、出借客戶賬戶上的證券或者將客戶的證券用于質押的,或者挪用客戶賬戶上的資金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責令關閉或者吊銷責任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
綜上所述,,挪用本單位資金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為進行非法活動,挪用本單位資金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責任。如果犯挪用資金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親坐牢會影響幾代人
2020-12-24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