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交通事故中投了第三者責任險的被保險人對受害人如何承擔責任這一問題,法院往往考慮更多的是法律規定外的因素,為了保護弱者的利益,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穩定,將矛頭指向了具有經濟實力的保險公司,認為其應承擔先行賠付的義務。本是商業性的第三者對于交通事故中投了“第三者責任險”的被保險人對受害人如何承擔責任這一問題,法院往往考慮更多的是法律規定外的因素,為了保護弱者的利益,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穩定,將矛頭指向了具有經濟實力的保險公司,認為其應承擔先行賠付的義務。本是商業性的第三者責任險也就改頭換面,成了社會保障性的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然而暫時的矛盾緩和是以犧牲法律公正,損害公眾利益為代價的。從法律角度,第三者責任險和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是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險種,不能混為一談。
第三者責任險是《保險法》規范的商業性財產保險的一個險種。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基于雙方訂立的保險合同而產生合同法律關系,保險人依據合同在發生符合約定的責任時對第三人承擔賠付義務,而該義務的前提是被保險人與第三人之間形成了侵權法律關系。因此保險公司承擔第三者責任險是一種合同項下的義務,是當事人之間自由設定的,體現的是“意思自治”原則,功能是為被保險人填補損失。
而《交法》第76條規定的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保險,國家公權力出于對“弱勢群體”的保護,要求保險行業承擔一定的社會保障功能,體現的是“社會福利”原則。根據《保險法》第107條規定,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由于目前相關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尚未制定實施,因此保險公司并沒有實行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這一法定強制性保險。
從公共利益角度,盡管保險具有穩定社會的作用,但這一作用是通過保險公司的市場行為來實現的,是帶有主動性的,是符合市場規律的。
保險公司相對于個人經濟上的強勢是基于市場經濟要求產生的,經濟強勢不代表其應當擁有超出法律規定的權利,同理也不是負擔超出法律規定義務的理由。不顧保險公司的企業性質,無視經濟規律,要求其承擔與企業性質不相符的社會責任,只會加劇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損害廣大投保人的利益,最終為這些損失“埋單”的還是社會公眾。
當然弱勢群體的利益應該得到保護,但這是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的系統性工程。政府應建立完備的社會保障體制,更重要的是設計符合法律和市場規律的執行落實機制,以履行應承擔的社會服務職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身監禁”和“無期徒刑”有什么區別
2021-01-03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