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咨詢:
我朋友合同詐騙12萬,錢已經還清,也讓其受害人寫了不已追究刑事責任,但他是初犯以前沒有不良記錄,之前被取保了,現在又給捕了,取保時間打月是五個多月。請問像這種情況最多判多少年、最少盤多少年、有沒有可能判一緩刑了
律師解答:
1、判斷的前提首先要對你朋友的行為進行一個準確的定性,到底是詐騙罪、合同詐騙犯罪還是民事合同糾紛,或是民事欺詐行為?現在無法判斷;
2、有可能判處n年有期徒刑緩期m年執行,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相關法律知識: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實施威脅或要撅的方法,強索公私財物的行為。法定刑:犯敲詐勒索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是指財物數額大;多次引起后果嚴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轉讓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