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又叫契約,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合同一旦簽訂,就具有法律效力,人們經濟交往自然變得穩妥可靠。但是,合同是由人來訂立的,有的騙子往把這個最安全的契約變成最危險的陷阱,他們精心編織著一個又一個的圈套,使大批企業和個人債合高筑,甚至瀕于破產。尤其在商品購銷合同和產品加工供貨合同中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現象最多。常見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以定金為目標,利用兩個合同的主副關系,迫使對方違約,“沒收”定金。
比如合同上規定:某月以前雙方在江西交貨付款。但江西的地理范圍很大,究竟在江西何處進行交易,則不夠明確。這樣的合同是無法履行的。為了彌補這種漏洞,就需要再訂立一份細則性的副件,加以完善和解釋,這個副件就是所謂的副合同,前一個即主合同,實際執行以副合同為準,針對這一情況,那些根本無力也無意履行合同的騙子,就故意在主副合同之間制造矛盾。這樣,當一方按照執行合同(副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時,騙子就以不符合主合同的原則為由,宣布合同無效,從而“沒收”在簽約時得到的定金。
(二)利用合同和圖紙上規格的矛盾進行欺詐。
在簽訂產品加工合同時,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應使合同上產品的規格與加工圖紙上的規格一致,騙子們往往在廠方代表未覺察的情況下,故意與廠家訂立與圖紙要求不符的合同;或者利用簽約時廠家因大意或缺乏常識而沒有在合同與圖紙上蓋上騎縫章的漏洞,偷換加工圖紙,使合同上所規定的產品計算單位、精度要求與圖紙相應的標準產生矛盾,以此為借口詐取合同款、違約金及賠償費等。
(三)以中介服務為名,介紹訂立假合同,撈取信息費。
為了擴大業務往來,不少廠礦企業往往委托一些精通信息的人為其介紹業務。騙子們也經常以這種介紹人的身份出現,通過虛設客戶、謊報信息·、假稱委托等方式與廠家企業簽訂假合同,在撈取信息費后,便以各種借口百般抵賴,以掩蓋其毀約詐騙的罪行。
(四)雙方串通,與廠方訂立假合同,在收取信息費后,便以加工產品不合格為由,宣布合同無效,共同坑害廠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農村土地征收拆遷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