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
分析其犯罪構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
2、合同詐騙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3、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是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4、合同詐騙罪的客觀表現形式。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如下五種:(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五)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合同詐騙罪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隱瞞真相”。
[案情]
2007年3月份,被告人周某經他人介紹與**棗陽市立晉冶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達成口頭協議,由被告人周某為**公司在攀枝花幫助購買生鐵、渣鐵并辦理貨物鐵路運輸事宜,**公司支付周某相應的報酬。雙方依照協議正常合作到2007年9月。2007年10月22日,被告人周某在收受**公司委托運輸的貨物后將其中生鐵217.99噸、渣鐵20.28噸,共計價值人民幣561910.8元,用汽車轉運到成都銷售給邱某某獲款418000元后卷款逃匿。
[審判]
西昌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收受對方當事人貨物后變款逃匿,貨物價值人民幣561910.8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五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被告人周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剝奪政治權利二年。
[分歧]
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對被告人周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存在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被告人周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此案屬于民事糾紛。被告人周某與本案被害人**公司口頭達成了代辦貨物運輸協議、委托購買貨物協議,且已經按照協議履行了較長的一段時間。被告人周某偷偷把**公司的貨物拿去賣掉,是由于**公司的采購員在讓其代為購買貨物一段時間后,**公司的采購員熟悉了市場行情,并自行購買貨物,這樣一來周某的收入就減少了,基于這種原因才偷偷將**公司的貨物賣掉。這種觀點認為,被告人周某主觀上沒有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是由于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出現了矛盾,才產生本案的后果,故周某的行為屬于民事糾紛。
第二種觀點認為,被告人周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理由是:雖然被告人周某與**公司按照口頭協議履行了一段時間的代辦貨物運輸、委托購買貨物協議,但是在最后一次履行代為運輸貨物的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偷偷的將**公司的貨物拿去賣掉,并攜款潛逃。這種將他人的貨物偷偷賣掉獲取貨款的行為相對貨物的主人而言是秘密的,屬于一種公然的秘密竊取,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
第三種觀點認為,被告人周某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被告人周某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變賣對方當事人交付的代辦運輸貨物后攜款逃匿,其行為符合合同詐騙罪的主客觀構成要件。
[焦點]
本案涉及刑法與民法理論,形成有罪無罪、此罪彼罪的多種觀點。
[評析]
首先,周某的行為不是民事違法而是刑事犯罪。從周某的辯解意見上來看,因為**公司的供銷人員在熟悉了購買貨物的渠道后,就沒有讓周某代辦購買貨物,周某就少了代購貨物的收入,才將**公司讓其代辦運輸的貨物私自賣掉,沒有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故意。但從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表明,周某2007年10月22日賣掉貨物,2008年3月20日被抓獲歸案僅僅為5個月,其間,周某就將56萬余元揮霍殆盡。周某的客觀行為表明其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而非挪用他人貨款或者借款、借物等民事法律行為。同時,其非法占有的他人財物價值高達56萬余元,其行為的刑事違法性是明顯的,應當給予刑事制裁。故,周某的行為不是民事糾紛而是違法犯罪行為。
其次,周某的行為不構成盜竊犯罪。不可否認,構成盜竊罪的觀點也有其成立的理由,因為盜竊犯罪規定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的含義不僅僅包括不被他人發現或察覺,同時包含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的秘密竊取,本案周某的行為就是屬于“公然的秘密竊取”。從這個角度來看周某的行為符合盜竊罪的客觀表現特征。但這種觀點者,忽略了周某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前,按照口頭合同與**公司合作了有半年的時間這個前提,忽略了被害人是自愿將貨物交予周某的客觀事實。故,將周某的行為確認為盜竊行為是不妥當的。
筆者認為,本案中,周某的行為在客觀上符合(四)所羅列的情形,即: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后逃匿;周某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從查明的事實和證據表明,周某在辦理委托運輸貨物之前就聯系買主,后將**公司委托運輸的貨物偷偷賣掉,謊稱已將貨物運出并攜款逃匿,其主觀上非法占有的故意無疑能夠確認??陀^方面,周某隱瞞自己將非法占有貨物的故意,以“貨物已經發出”的謊言掩蓋自己實際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而**公司基于前期合同的順利履行,對周某予以信任,產生錯誤認識,“自愿”地交付財物給周某。故,周某雖然客觀上有履約的可能,但主觀上并無履約意圖,實質上是借有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
綜上,周某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收受對方當事人的貨物后變賣攜款潛逃,并將貨款全部揮霍。其主觀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客觀上采取了欺騙的手段,其行為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構成合同詐騙罪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賠償責任
2020-12-08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